人无需担心,明日我会让一名大夫与我们同行,以便随时观察顾小姐的情况。”

司桓肃却是想,那东西在每个人身上发作的时辰还不太一样,他记得顾运昨日在五味斋就先吃了一块点心,茶水也饮了半盏,量都不多,当时她未有感觉,一直至今日白天,她午间并未吃饭,拿点心充饥,吃的多了,才发作起来,却也没有谢斐母亲那样快。这大约是与人的身体素质有关系。

这一晚无人睡得踏实。

翌日一早,天色才将将微朦,两辆马车整装停在谢府别院大门前。

司桓肃将顾运从屋内抱了出来,上了马车,把人放在睡榻上。

他自己没坐马车,而是与谢斐一样,跨身骑上马。

谢斐让跟来的大夫是个女医使,司桓肃见此,便让她在车内贴身照应顾运。

一路兼程,只在吃饭和晚上才停下休息。

终于,在第四天上午,抵达了童阳山。

原先这童阳山上面有个阳山道观,十多年前,中山王请的大师算出这片地方与童关八字相生相符,有利于他养病,如此就将道观移去了别处,在山上修建行宫,建成后,就将义子童关送了过来,长居与此,一直到如今。

坊间关于这位中山王义子,传闻颇为多,最多的一种,是说童关其实乃是中山王之私生子,因他生母身份有瑕,不可言说,这才将童关充作义子,如珠似宝养在身边。

但只看中山王对这位义子的态度,异常宠爱,简直是亲的亲生子也不过如此,说这里面没点猫腻谁也不信。

中山王义子有七八个,不独童关,可曾见他对别的哪一个如此上心,童关的大夫,比之世子也不遑多让了。

童阳山地处渭水之南,当年先皇还在世时,渭南等地就给了中山王作封地,中山王在此处亦有行宫别院,只是今上登基没多久,中山王才迁去了别的地。

如今只留义子在童阳山上,倒似乎代表了他自己还在此地。

寻常到了童阳山山脚下,普通人就不敢往前去的,因这阳山行宫内养着几千私兵,日夜安排有巡逻,等闲陌生人不许靠近。

司桓肃他们的马车队伍却一路上畅通无阻进去。

走完宽敞的山路,目望之处,百余级台阶之上,耸立着金碧辉煌的行宫

章节目录